永信证券,配资实力股票配资平台,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股票配资门户导航

南國書香節人氣旺 許多市民拖著拉桿箱來買書
10570 2012-08-19

昨日是南國書香節首日,雖然仍是工作日,但依然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雖然上午9點半才開門,但記者9點到達展館時,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龍。今年南國書香節增設了許多特色場館,比如臺灣文化館、人文書店館等,滿足了許多小眾“書蟲”的需求,因此市民的買書熱情也空前高漲,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僅有許多市民拖著拉桿箱來買書,更是動輒花費幾百元買書。

南方日報記者 吳敏 實習生 李思敏

新展區臺灣文化吸引“老廣”

牛角狀的頭飾、黑紅相間的傳統粗布衣褲,小伙們彈起吉他唱起歌,姑娘們則隨歌盡興而舞……這不是電影《賽德克·巴萊》中的場景,而是南國書香節臺灣文化館一景。臺灣文化館是今年南國書香節首次設立的新展館,原汁原味的原住民文化讓“老廣”們驚嘆不已。

從寶島臺灣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把傳統與現代的臺灣呈現在廣州市民的眼前。在展館的一側,身著部落盛裝的姑娘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制作琉璃珠,吸引眾人圍觀。臺灣高山排灣族的琉璃工藝之父巫瑪斯·金路兒告訴記者,在排灣族的文化中,每一顆珠子上刻著的花紋都有獨特的含義。“高山族沒有文字,這些花紋就代表著人們對于宇宙、世界的所有看法。”巫瑪斯拿起一顆珠子說,彩虹的條紋圖案來自于朝陽下的裊裊炊煙,“貴族結婚如果沒有這樣一顆珠子,他們的婚姻將是不被認可的。”

新選擇涵蓋多門類 臺版書太貴

眾口難調,對于讀書人來說,這句話再合適不過。以往的南國書香節,圖書種類過于大眾化成為有些市民詬病的焦點。今年一些人文書店,特別是像小古堂這樣偏重社科和藝術的二手書店的進駐,讓許多讀書品味偏小眾的“書蟲”們有了新的選擇。

記者從小古堂的負責人處了解到,本次拿來參展的書目涵蓋了文學、歷史、藝術等多個門類。記者在現場看到,由于這是書展少有的集中買書法字帖的地方,許多書法愛好者們“扎根”在書堆當中淘選字帖。“二手書又便宜、又環保,而且還能找到一些已經絕版的書,所以當然要趁著這個機會多淘一點。”一位抱著10本書到收銀臺結賬的市民告訴記者。

臺灣文化館中的臺版書也成為許多市民的目標,許多人甚至是第一次看到原版的臺版書。張先生買了一套《金瓶梅》,雖然320元的價格比內地高出很多,但張先生說:“臺灣版是未刪節本,內地看不到,所以買來收藏也好。”

雖然像張先生這樣出手闊綽的市民不在少數,但許多市民還是認為,臺版書太貴,“幾乎沒有100元以下的書”。對此,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陳恩泉表示,這是第一次在南國書香節以大賣場的形式賣書,如果今年效果好的話,可以考慮將這個活動繼續下去,也有望以更低的折扣吸引內地讀者。

新體驗可以看也可以“聽書”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數字閱讀不再成為一個遙遠的名詞。在今年的南國書香節上,各種形式的數字閱讀裝備挑動著市民的神經。如果在這時代,還不知道書可以聽就已經過時了。在中國移動G3手機閱讀體驗館,工作人員在旁邊展示著如何使用7寸平板示范“聽書”,而幾位觀眾則在一旁認真地學習功能按鍵。廣州人黃先生表示自己平時就有手機閱讀的習慣,喜歡用平板電腦瀏覽旅游類電子書,而這次來書香節想買一臺7寸智能機讀書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