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证券,配资实力股票配资平台,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股票配资门户导航

金庸是一種文化現象,李以建暢談金庸的“另一支筆”
661 2024-08-17

凡有華人處,皆讀金庸,然而“金庸的功夫世人只識得一半”。8月17日上午,金庸的中文秘書李以建親臨南國書香節武俠館現場,以“金庸寫作”為主題,與眾多金迷暢談金庸先生的創作生涯,從專欄隨筆到編劇作詞,從影視藝術評論到涉獵廣泛的翻譯寫作,讓現場讀者從多個角度重新認識和了解這位世界文壇巨人的傳奇創作生涯。



李以建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是資深的文學評論家和金庸作品研究者,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審,他自1995年開始擔任金庸先生中文秘書,直至金庸先生逝世,長期負責金庸作品的編輯整理工作。分享會上,他和讀者分享了金庸先生于武俠創作之外的“另一支筆”的精彩寫作人生。

李以建盛贊金庸先生于中英文的圓融通達。他提到,金庸先生一方面是中國武俠小說的一代宗師,創作的十五部小說膾炙人口,堪稱文學史殿堂的里程碑,其中文造詣和文學創作毋庸置疑都臻于化境。另一方面,他畢生還翻譯了大量的英文作品,從早期供報紙發表的及時性新聞報道、國際問題專論,之后新聞紀實性的長篇報道,再擴展到電影理論和技巧、舞蹈藝術,以及小說,翻譯作品之多,內容之豐,領域之廣,亦令人嘆為觀止。至為精彩的是,以他的生花妙筆運用在英文翻譯上,“信達雅”自不在話下,故金庸先生亦堪稱“翻譯的大家”。



翻譯:金庸的“另一支筆”


據李以建介紹,金庸先生與翻譯結緣很早,而且其翻譯生涯,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金庸先生的第一份工作即于1946年秋擔任杭州《東南日報》的國際電訊翻譯編譯;緊接著第二年以中英文筆試和口試的優異成績被《大公報》錄用為電訊翻譯,后又被《大公報》派到香港國際部擔任編輯,與著名的記者、作家、翻譯家蕭乾共事。金庸先生曾憶及那段時光,說他與蕭乾于文學和翻譯頗有同好,并得蕭乾幫助。他讀《尤利西斯》時,遇有不解之處就向蕭乾請教。2010年,耄耋之年的金庸先生以英文撰寫了論文《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并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即將出版的《金庸譯文:達蒙·魯尼恩短篇小說選》,是金庸先生早年所翻譯的短篇小說,達蒙·魯尼恩雖不為廣大中文讀者所熟知,在歐美卻是與歐·亨利齊名的短篇小說家,金庸先生在“譯者后記”里稱其“是美國小說界的一個怪才,他所寫的小說獨樹一幟,別出心裁,常有意想不到之奇”,而他本人在譯作中也使用了很多粵語方言,令整部譯作更接地氣,具有其獨特的語言風格,讀來尤顯風趣。其譯作中對不同人物的把握和刻畫、篇章結構的總體駕馭、情節懸念的精心安排,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亦有所體現。梳理金庸先生一生的翻譯歷程,不難看到西方科學、文學、思想對其文學創作的影響。

事實上,金庸先生不僅精通英文,他還熟悉法語,深諳法國歷史,甚至對意大利語、拉丁文都有涉獵。分享會上,李以建先生還與讀者就“作為翻譯家的金庸是否想過自己來翻譯自己的小說”這一話題進行了交流?,F場更有與金庸作品結緣四十余年的資深金迷,知名的金庸武俠版本收藏愛好者、金庸版本流轉傳播領域的資深研究者楊曉斌先生遠道而來與會。分享會結束后,李以建先生還為現場熱情的讀者簽名留念。

現場許多讀者感嘆,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其光芒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他在翻譯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通過李以建先生的深度分享,我們不僅重新認識了金庸先生作為武俠創作者的偉大,更見識到他在翻譯領域少為人知的豐富成果。李以建先生的分享讓我們對金庸先生的多重寫作身份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也讓我們更加期待即將陸續推出的金庸先生武俠之外的精妙文字。



金庸,是一種文化現象


“金庸先生創作的數量之多,涉及的領域之廣,內容的豐富,迄今為止,我覺得沒有什么人能夠超過他。”李以建認為,金庸除了寫小說,還涉及其他領域,比如寫電影評論、創作電影劇本、當導演、翻譯小說、寫政論文章、寫專欄文章、寫散文、寫歷史研究論文,還有講佛學。這些部分跟小說相比,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冰山上露出來的三角尖和水下未被看見的部分。露出來是非常燦爛輝煌的一節,底下四分之三都是大家比較少涉及的,這恰恰是他能夠創作小說,并且達到如今地步的基礎。

金庸不只是一個文學家或報界首領,金庸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為什么講它是文化現象?金庸的作品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在報紙上連載,90年代以后,他開始翻譯各種文章,英文、法文、泰文、越南文等十幾種。他的文學作品,后來改編成電視劇,還有電影、動漫,再加上現在的游戲、文創。“比如說《紅樓夢》和魯迅就是一種文化現象,我們現在會說,你這個人是阿Q精神,那個人像林黛玉,我們不需要解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同樣的,小龍女、楊過是什么樣的,類似的文字就可以說清楚?!崩钜越ǚ窒淼?。


南方網、粵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