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文化活動蓬勃發展,全民閱讀、書香社會建設成效顯著。
75年來,作為黨創辦并領導的重要文化企業,新華書店不斷滿足著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門店是新華書店宣傳黨的思想,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新華書店從清涼山出發,伴隨著黨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成立走向全國,上萬家門店、超10萬名從業人員,從城市到鄉村,從商圈到社區,都活躍著新華人的身影。一本本優秀書籍被送往全國,成為人們的重要精神食糧廣泛地傳播至祖國大地的每一根毛細血管。
在做好主題出版物發行,服務好學生群體需求方面,近年來,一方面,新華書店創新發展,在主題出版物發行中,不僅成立了以一把手為核心的工作小組,在門店重要位置設立專區展陳,還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走出去、走下去,開展圖書銷售,通過建立紅色文化空間、推出紅色文化項目等方式,不斷助力主題出版物發行,取得了雙效統一。另一方面,連續多年、克服種種困難圓滿完成“課前到書,人手一冊”政治任務,保證了各地學校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在開展校園服務中,新華書店主動出擊,以校園書店為平臺,持續滿足學校文化需求,并通過發力教育裝備、切入課后服務等,不斷服務教育事業發展。
作為城市的重要文化場所,新華書店還致力于開展更多文化活動,以文潤人,以文化人。從閱讀分享會到體驗活動,從名人名家到百姓舞臺,新華書店開展的文化活動從不同方面,以不同類型,全力滿足不同階段讀者的文化需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全民閱讀為引領,新華書店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夜宿書店、研學旅行等新形式的文化活動,成為書店滿足人們多種文化需求的新形式,書展書市蓬勃發展,名人大咖輪番上陣,打造了區域重要文化平臺,成為新華書店踐行文化惠民,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社會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互聯網的發展,也進一步改變著人們的購物、閱讀習慣,為實體書店的發展帶來了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新華書店不斷觸網,一方面,拓展線上渠道,通過打造線上平臺,發力短視頻、直播等新模式新渠道,不斷與更多消費者產生鏈接,推廣更多精品好書和產品。另一方面,以數字化武裝自身,不斷提升數字化水平。實體書店把互聯網思維貫穿到實體書店經營的全流程中,圍繞“文化+科技”,充分挖掘知識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的潛能,以數據洞察利用為著眼點,健全數據治理機制,提升用戶需求實時感知、分析和預測能力,構建會員全生命周期價值挖掘機制,增強數據對經營決策和效率提升的賦能作用,實現以數字化驅動的價值增長。
新時代,新課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文化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謀劃了新方向,在推動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之路上,文化必不可少,新華書店也不可缺位。正如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何寶賢所言,未來,實體書店不僅要成為城市的文化地標、市民的文化會客廳,更要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提供者;要注重環境顏值,更要注重文化內涵;要做好陣地服務,更要積極向“上”而興,使書店融入城市的發展、融入讀者的需要,承擔起文化擔當。
無論未來如何變革,書店服務社會、服務讀者的本質不會改變,全國各地新華書店人以自己的擔當與責任堅守文化陣地,持續擦亮“新華書店”金字招牌,為讀者服務,為人民服務。值此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特推出“禮贊新中國 書寫新華章”特刊,采訪部分省級新華書店相關負責人,暢談新中國成立75年來的發展。
何寶賢
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新華書店是黨領導和創辦的紅色文化企業,流淌著紅色基因,是黨的宣傳文化主渠道主陣地,是新中國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宣傳思想文化力量。
過去的75載,是新華書店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75載。新華書店自1937年誕生于延安清涼山,始終跟隨著黨的腳步,見證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也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文化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過去的75載,是新華書店矢志不渝堅守使命的75載。隨著黨和國家的發展,新華書店的外觀、業態、體制也在發展中不斷改變,但新華書店黨的宣傳文化陣地的性質一直沒有變化。新華書店始終致力于服務政治、文化、教育,始終堅守“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的政治承諾,主動扛起政治讀物宣傳發行的責任擔當,自覺肩負全民閱讀推廣的使命任務,新華書店始終保留著這一抹紅色,初心不改歷久彌新。
過去的75載,是新華書店改革創新與發展的75載。新華書店從分散經營走向統一,到各省進入集團化管理,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先后歷經轉企改制、連鎖經營、轉型升級等一系列變化,已經從單一的圖書銷售發展為綜合性文化服務現代企業,新華書店的品牌在持續擦亮,在推進文化強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十三五”以來,廣東新華堅持深化改革與創新發展并進,堅守主業經營,注入科技化、數字化基因,不斷拓展多元業態發展,提出了“打造基于數字化技術和成就美好生活的綜合文化服務集團”的企業愿景,以及“堅守主業發展,成為教育資源的提供者、全民閱讀的促進者和品質生活的倡導者”的發展理念。
一是構建完善的網格化服務體系。在全省基層子公司實行教育服務網格化改革試點工作,以“全面覆蓋、分級管理、層層負責、網格到校、責任到人”的原則,將對校服務工作全面落實到具體人員,力求在今年完成網格化改革全覆蓋,建立全面教育服務的共享平臺,全面提升教育服務能力。
二是加大信息技術賦能力度。加大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效能,運用信息化工具搭建新的業務模式。今年上線的教育服務綜合平臺,對各類教育服務業務實行全流程管理,不斷優化通讀在線平臺,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步伐,構建toB、toC等多終端銷售模式,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今年,廣東新華還完成了新物流基地智能倉儲集成的規劃并于年內開始建設,力求通過搭建先進的智能物流基地,全面提升整體業務效能,推動各項業務高效運轉。
三是主動為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社會力量支持。新華書店應該充分發揮渠道和資源優勢,主動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今年初,廣東新華參與的廣東省首個采取社會化運營模式進行全委托管理的縣級公共圖書館正式運營,運營以來得到了群眾以及業內的高度認可,為新華書店以社會力量參與各級公共文化服務進行了有益嘗試。
展望未來,廣東新華將以發展文化領域新質生產力為抓手,緊緊圍繞服務讀者和聚焦時代主題,保持特色、激發活力、開拓創新,助推全民閱讀向縱深發展。
一是著力在“創新”上做文章。創新閱讀服務模式,把購書閱讀、新書發布、名家講座、知識分享等形式與文化旅游、公共文化服務聯動起來、深化融合,著力培育“閱讀+”新業態新消費。積極探索“閱讀+空間”“閱讀+市集”“閱讀+藝術”“閱讀+科技”“閱讀+研學”等新產業,營造“閱讀大生態”。
二是在“專業”上做功課。系統化整合碎片式閱讀,在圖書選品、數字資源、活動策劃上回歸閱讀的整體性、思想性、價值性和引領性,挖掘出版資源中的新品、暢銷品、常銷品,向閱讀對象推送優質讀物;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手段,為數字閱讀的內容生產、閱讀形態賦能,提供個性化的數字閱讀產品和服務;嘗試在南國書香節,打造劇本沉浸式閱讀、游戲體驗式閱讀等“大閱讀”活動,以一種時髦的方式,增強人們的閱讀興趣。
三是著力在“覆蓋”上下功夫。重點關注兒童分級閱讀和新課程閱讀。今年南國書香節期間,在東莞打造了分級閱讀館,舉辦分級閱讀相關活動,旨在為兒童提供更加精準更加科學的閱讀服務和購書指導。同時,以新課標為導向,為全省中小學構建“一套高質量叢書、一組配套課程資源、一個科學評測體系、一個智能閱讀平臺、一個專家指導團隊”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體系。積極推動成立廣東省全民閱讀促進會,加強閱讀推廣隊伍建設。
四是著力在“宣傳”上添動能。進一步布局新媒體平臺,構建小紅書、抖音、微信視頻號、嗶哩嗶哩等熱門線上平臺傳播矩陣,加大達人視頻、直播的力度,通過多元化的新媒體營銷、獨家策劃出版爆品等形式,建立多樣化分銷渠道,推動圖書供應鏈優化升級,在新媒體領域建立完整產業鏈。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