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证券,配资实力股票配资平台,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股票配资门户导航

傳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4年第一期七巧板員工技能大賽
2499 2024-04-16

  

為弘揚科學精神,積極推動粵科協關工委舉辦的廣東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創意制作競賽活動,為廣大青少年讀者在書店營造科普氛圍,今年2月初,集團教育服務事業部與優課公司聯合舉辦了立體拼搭七巧板員工技能大賽,在一番激烈角逐和三輪嚴格評審過后,第一期主題比賽落下帷幕。

 本期比賽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采用線上提交作品參賽線下進行評審的方式。共收到82個市縣公司團隊提交的精美參賽作品。現將成績揭曉如下:

 

【一等獎】


作品:肇慶新華書店《包公擲硯》

參賽人員:李鍵韜、陳穎嘉、李詩詠、鄧曉賞、莫思思、程曉亨


圖1.jpg

 

作品介紹:

作品創作靈感來自肇慶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包公擲硯》

相傳北宋包公離任端州入京那天,忽然狂風大作,波浪翻滾,船只不能前行。包公大驚,立即命隨從仔細搜查看是否有非分之物。隨從趕忙拿出一方端溪名硯,說是鄉親父老臨別時贈送以表心意的。包拯一看二話沒說便把它扔進洶涌澎湃的西江。江面立即風平浪靜,陽光普照。一硯雖小,卻足以看出包拯清廉、正直的優秀品格。

廉潔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以古鑒今,以先賢為榜樣,把清廉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在新業務領域上積極探索理念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方法實現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點評:作品以包公擲硯民間故事為題創意獨特,通過精湛的拼搭技藝和生動的故事講述,將包公無私自律的廉潔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板塊搭配和構圖獨具匠心,細節處理恰到好處,故事敘述處理和視覺藝術效果出色,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相融合,有效傳達了傳統文化的精神和內涵。

 

【二等獎】


作品:東莞新華書店《及第粥》

參賽人員:馮藹珊、尹佩儀、尹佩珊

文案內容.png

 

作品介紹:

及第粥之名源自清朝狀元林召棠及其老鄉林老昌之間的情誼,林召棠讀書時林老昌時時關照,高中狀元后他對林老昌感恩回饋,有了“及第粥”和“昌記弜店”的美名遠播。愿我們能如林老昌般誠以待人,如林狀元般心懷感恩,更重要的,希望我們都能自強不息,有機會像林召棠給自己、給身邊的人帶來更好的生活。粥的名字“及第”,是給你我的美好愿景,也是我們努力奮斗的目標。 

點評:作品以地方美食為載體構思巧妙,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深厚底蘊,板塊運用簡潔形象,畫面美觀,故事敘述清晰有層次感,令人印象深刻。


【三等獎】


作品:端州新華書店《鯉躍龍門》
      參賽人員:張惠芳,張楚鈺,張綺薇,陳詩華,倫建鑫,伍玉霞

三等獎鯉躍龍門.jpg

作品介紹:

相傳每逢暮春季節,就有無數金色鯉魚循著黃河逆流而上,聚在禹門下,奮力跳躍,偶有一躍而過者,便化為蒼龍騰飛九天之上。鯉躍龍門,用來比喻砥礪奮進。

作品意圖:七星巖牌坊是肇慶地標建筑之一,是肇慶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窗口,“龍門”正是參考其而拼搭。麥溪鯉,產于肇慶,有“魚中之王”的稱號。在清代被列為朝廷貢品?!磅庺~”是參考其而拼搭。整組拼搭,既是“鯉躍龍門”的故事,也是肇慶本土特色的代表。

點評:作品設計創意獨特,把地標建筑和本地特產完美融合到傳統故事中,用七巧板拼搭形式展示,將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文巧妙結合,設計富有藝術性和故事性,展現了肇慶獨特的地域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品:潮州新華書店《龍湖古寨里舞龍》

參賽人員:劉衛,彭梓曼,馬澤武,陳蕤


三等獎龍湖古寨里舞龍.png

作品介紹:

“咚咚鏘,咚咚鏘……”春節期間,潮州龍湖古寨傳承近300年的舞龍習俗如期登場。猛龍出寨、昂首向天,龍逐寶珠、盤旋繞柱……小隊員們身著統一的隊服輪流上場,有人扛龍,有人擎龍珠,伴隨著鑼鼓聲賣力地舞動著長龍,一招一式已駕輕就熟,組團出圈掀起一股舞龍青春風暴,舞動的中國龍頓時活靈活現。

點評:作品從本土出發,再現了古寨春節舞龍的場景,七巧板拼搭設計活靈活現,畫面感強,藝術化展現了遠古人們對龍的崇拜和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優秀獎】


作品: 茂名新華書店《女媧補天》

參賽人員:董璐

女媧補天.jpg

作品介紹:
作品以神話故事“女媧補天”為主題創作,當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災難時,女媧為了拯救蒼生,歷經千辛萬苦,斬神鰲之足撐四極,煉五彩石補天空。作品借神話故事體現我們新華人就像女媧一樣,迎難而上,勇于挑戰,敢于承擔的精神,傳遞著中國人勇氣、智慧和無私精神的文化符號。


作品: 臺山新華書店《堯舜禪讓》

參賽人員:陳嘉林、陳岳霖

堯舜禪讓.png

作品介紹:

堯舜禪讓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則故事,講述了堯帝在位時,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選擇了舜帝作為自己的繼承者。舜帝雖然原本只是一個平民,但他的品德和才能讓堯帝深為傾佩。舜帝接受了堯帝的禪讓,繼承了帝位,繼續治理國家,實現了堯帝長治久安的理想。這個故事傳達了堯帝舜帝為國家民眾著想的高尚品德,被后人傳頌并視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典范。

 

作品: 乳源新華書店《瑤族竹竿舞》

參賽人員:丘小環、張萍、王秋娣、鄭彩云、廖聰聰、林燕燕

瑤族竹竿舞.jpg

作品介紹:竹竿舞是瑤族的特色舞蹈又被稱為竹竿舞,每到乳源瑤族傳統的重大節日,就會組織一些傳統的"拜盤王"等活動,場面壯觀,別具一格,有較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竹杠舞在竹竿分合的瞬間,默契配合、一跳一躍充滿了歡樂與喜悅。

 

作品:新興新華書店《走大王》

參賽人員:潘綺嫻、葉子邵

走大王.jpg

作品介紹:

作品根據新興縣雅岡村非遺文化習俗“走大王”場景進行創作。正月十八村民將大王從廟宇中請出,“先鋒仔”手持“清道旗”為慶典活動開道,村民抬著大王緊隨期后,后面還有鑼鼓隊、醒獅隊、旗幟隊等。隊伍走到街坊或空曠地方,抬大王人員用盡全身力氣“搖大王”,同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隊伍浩浩蕩蕩在各街坊間巡游,希望把好運和祝福送到每家每戶。新興不斷加大非遺文化的傳承、弘揚、守護、宣傳,讓非遺記憶“活”起來。

 

作品:龍川新華書店《漢文帝侍母》

參賽人員:吳嘉敏、羅奇

漢文帝侍母.jpg

作品介紹:

漢文帝劉恒是西漢的一位明君也是位孝子。在母親生病期間,他日夜精心服侍,甚至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吃藥時,漢文帝都要先親口嘗嘗,是否太熱、太苦,然后才放心地給母親吃。漢文帝侍奉母親長達三年之久,這種孝順的精神也成為了千古傳頌的佳話。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孝道,強調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漢文帝侍母的故事是孝道文化的代表,傳承和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通過七巧板員工技能大賽,我們見證了書店一線工作人員的匠心獨運與閃光智慧。他們用巧手和智慧,將七巧板這一傳統文化演繹得精彩紛呈。

2024年七巧板員工技能大賽按季度推進共開展四期,第二期比賽時間為4月-6月,主題為“青春心向黨”,讓我們繼續發揮匠心與智慧,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共同書寫教育服務業務新篇章。


(優課教育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