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的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活跃着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身影。在重庆工商大学教师鄂施璇、张露洋的带领下,学子们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深入金龙村开展专项调研,收集一手数据,为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数据库建设”提供鲜活素材。
\n扎根乡野:调研对接国家战略
\n7月8日,实践队抵达位于南川区大观镇的金龙村。本次实践不仅是学习,更承担着围绕城乡融合主题进行专项调查的重要任务。据悉,实践队之所以选择金龙村作为调研地,是因为它是重庆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典型样本。教师们希望通过此次实地实践,让学生们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了解国家重要区域的发展战略在基层的落地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数据库贡献力量。
\n倾听民声:农户访谈收集实情
\n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带着问卷和笔记本分组入户,礼貌说明来意,与当地居民耐心沟通。在村委会、农家小院、田埂边,队员们与村民围绕家庭人口、土地耕种方式、主要收入来源、医保、养老保障、村里基础设施(路、水、电、网)满意度以及对教育、医疗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深入交流。
\n队员们不仅认真记录问卷,更用心倾听村民的心里话。朴实的“吐槽”、生活中的难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被他们一一记录下来。
\n问计产业:探寻乡村发展新动能
\n在金龙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产业发展、连接城乡资源的重要力量,实践队将这些“带头人”列为重点调研对象。队员们走访特色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生态养殖场老板以及农家乐、民宿负责人,详细了解其经营模式、规模、销售渠道、用工、技术应用、品牌建设,以及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和市场风险等难题,并记录下他们对政策支持的需求。这些来自产业一线的信息,为剖析城乡融合中的产业协作堵点、优化支持政策提供了关键参考,也成为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n对话治理:把握基层发展全局
\n村干部是乡村发展的“领头雁”,熟悉全村的规划与治理。实践队与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成玉、党建专干曹会敏等干部开展座谈会,系统了解村庄整体规划、区域融入思路、基础设施与环境改善成效、土地利用与产业策略、人才吸引与留存措施,以及乡村治理创新做法。村干部们与队员们探讨了推进城乡融合的困难与政策期待,为理解政策在基层落地提供了多样视角,丰富了数据库的基层治理维度信息。
\n实践队员们克服酷暑与语言障碍,严谨完成了覆盖村民、产业带头人、村干部等群体的问卷调查和翔实访谈记录。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一手资料,后续将整理分析后汇入数据库,帮助研究者全面描绘城乡融合图景、识别优势短板,为各级政府制定精准政策提供坚实支撑。(资讯)
\n文/邓丽 许倩
\n原标题:青春脚步丈量城乡融合路—重庆工商大学学子金龙村调研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
股票配资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