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ESG年报解读是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星级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4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2024年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评价】
——本文为“药明康德”
减持套现引发股价震荡
减持过去一周,“药明系” 的股价 “过山车” 余波仍没散尽。
10月9日收盘后,药明康德公告,已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出售所持有的药明合联3030万股股票,约占药明合联当前总股本的2.47%,成交金额约23.46亿港元,占公司2024年度归母净资产的3.67%。
随后,两家公司出现显著的股价波动。药明康德A股股价从公告前一日的 112.85 元开始下探,三个交易日内跌至95.92元,跌幅一度超过15%,尽管后续出现小幅回弹,10月16日收盘价回升至101.06元,但相较于公告前仍下跌10.45%,
同期药明合联的股价调整则更为密集,公告后连续三个交易日分别下跌 7.29%、3.97% 和5.51%,不过在后续两个交易日股价修复后,相较于公告前的整体跌幅收窄至9.87%。
近一年内,药明康德已经对药明合联连续四轮减持。从去年11月至今年10 月,药明康德累计减持药明合联1.67亿股,约13.87%股权,回笼资金超69亿港元,带来的投资收益在今年已达43.51亿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45.9%。根据药明康德公告,减持资金主要用于全球产能建设、人才引进及公司特有的CRDMO业务模式强化。
今年以来,药明康德业绩和股价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实现营收208亿元,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速101.92%;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5.82亿元,同比增速26.47%;公司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 85%,市值重新回到近3000亿元。
ESG评级上,最近一轮 MSCI ESG 评级调整中,药明康德进步为AAA级,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中保持领先。
为达SBTi要求 药明扛下减排硬目标
2025年6月,药明康德宣布,其提交至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已通过审核认证。
SBTi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国际组织联合发起,核心职能是制定科学减排标准,审核企业提交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截至2025年9月底,全球已有近1.2万家公司向SBTi提交了减排承诺,在国内,已有腾讯、顺丰、隆基绿能等70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
药明设定的近期目标是以2024年为基准年,到2030年将自身运营(范围1,2)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42%;同期内,针对范围3中“外购商品和服务”与“燃料和能源相关活动”两个类别所产生的排放,也会实现减排25%。
药明康德的CRO同行中,CROIQVIA(昆泰)承诺2019年到2030年将运营排放温室气体总量减少55.1%;Parexel(精鼎)以2022年为基准,到2030年范围1减排42%,且实现100% 可再生电力采购。国内临床CRO泰格医药则以2023年为基准,计划到2030年运营排放量减少42%。
为什么多家企业将运营减排目标至少 42%?这一共同选择源于SBTi的《企业净零标准》要求,企业的近期减排目标必须与全球控温1.5°C的路径相符,定量标准转化为企业层面的具体行动,即要求到2030年,运营排放量相比基准年减排约42%
而药明康德或许面临着比上述CRO同行更为困难的减排之路。对比昆泰“11年减排55.1%”和康龙化成“10年减排54.6%”的计划,药明康德不仅履约时间更短,其需要削减的排放基数更是远超二者——昆泰的基年排放不足其十分之一,康龙化成也只有一半。
而药明康德或许面临着比上述 CRO 同行更为困难的减排挑战。昆泰基年排放量不到药明康德的十分之一,康龙化成的基年排放量也仅为其一半左右,但相较于昆泰“11年运营减排55.1%”、康龙化成“10年运营减排54.6%”的规划,药明康德的履约周期却显著更短。
既要控增量 还要砍存量
在设定这一“绝对减排”目标之前,药明康德已推行四年以“强度减排”为主的减排路径。公司曾以2020年为基准,计划到2030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25%。据2024年ESG报告,其碳排放强度已从17.33降至15.32,完成进度近半。强度减排允许总排放量随业务增长而增加,只需提升单位产出的排放效率,因此与企业发展节奏较为适配。
然而,新的“绝对减排”目标打破了这一相对从容的节奏。它设定了刚性的总量红线:无论未来营收与产能如何扩张,到2030年,药明康德必须将当前59.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运营排放压缩至34.66万吨以下,降幅达42%。
但与此同时,药明康德正在加速其全球化产能布局。当前,药明康德已在全球拥有30余个基地。据10月初投资者日披露的信息,自2026年第四季度起,药明康德位于新加坡、美国和瑞士的多个生产基地将陆续投产,包括新加坡原料药工厂、瑞士库威制剂产能以及美国米德尔顿基地的无菌灌装产线等。
从排放结构看,外购电力、蒸汽等间接排放范围2排放占比接近九成,这意味着仅依靠设备升级或工艺优化难以实现减排目标,公司必须推动能源结构的系统性转型。目前,药明康德虽然在2024年大幅增加了绿电采购,但其也仅占总用电量的7.2%。除瑞士库威等少数基地使用光伏外,众多厂区仍处于规划阶段。
与扩产相对应地,公司运营排放总量近年一直持续攀升,2023年同比增长4.28%,2024年增幅进一步扩大至11.35%。想要实现2030年的减排目标,已成为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股票配资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