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药材通小编精心整理,为您特别呈现中药行业政策栏目,详细解读全国及各地中医药政策,助您了解药材政策变化,了解中医药政策最新动向。本篇文章关注重点关键词:药材新政、药材政策、中药材生产、中药材产业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技术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全省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按照“稳规模、优品种、改模式、提质量”的工作思路,以推进道地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为主线,以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融合发展为重点,不断提高中药材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构建具有齐鲁特色的北方道地药材生产高地。
措施提出,要稳步扩大生产规模。着力培优鲁中山区、鲁西南、黄河三角洲、胶东半岛4大中药材种植区和南四湖、东平湖水生药材养殖区,推动金银花、西洋参、丹参、山楂等齐鲁大宗道地药材品种集群式发展,稳步有序扩大“鲁十味”等重点道地药材品种(含药食同源类品种)种植规模,力争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左右;大力发展黄精、山药、玫瑰、牡丹、肉苁蓉等特色中药材品种,持续抓好平阴玫瑰、文登西洋参、平邑金银花、临朐山楂、冠县灵芝等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不断丰富全省中药材品种,力争人工种植品种数量达到70余个,规模化种植品种突破40个,形成大宗道地品种集群式发展、小宗特色品种遍地开花的生产新局面;深入挖掘盐碱地中药材生产潜力,加快引进筛选、试验示范耐盐碱中药材品种,大力发展酸枣仁、益母草、蒲公英、肉苁蓉、板蓝根等耐盐碱中药材,示范推广“柽柳-肉苁蓉”“酸枣树-板蓝根”间作等高效生产方式;积极推广林下中药材生产,聚焦丹参、黄精、玉竹、牡丹等林下适宜品种,鼓励因地制宜采用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林药间作等生态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粮药、药药、菌药复合种植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
展开剩余24%措施提出,要注重提升药材品质,做强中药材现代种业,突出抓好绿色生产,狠抓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继续开展全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园区)培育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累计培育总数达到100家。
措施还提出,要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培育科技创新核心团队,加快构建“产学研推用”一体的中药材科技服务体系。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本文由供销药材通小编整理转载于中国中医药报,如有异议请联系平台客服,谢谢!
发布于:辽宁省股票配资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